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李膺等疏 东汉 · 应奉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三
昔秦人观宝于楚,昭奚恤莅以群贤;
梁惠王玮其昭乘之珠,齐威王答以四臣。
夫忠贤武将,国之心膂,窃见左校施刑徒前廷尉冯绲大司农刘祐、河南尹李膺等,执法不挠,诛举邪臣,肆之以法,众庶称宜。
季孙行父亲逆君命,逐出仆,于舜之功二十之一。
等投身强御,毕力致罪,陛下既不听察,而猥受谮诉,遂令忠臣同愆元恶。
自春迄冬,不蒙降恕,遐迩观听,为之叹息。
夫立政之要,记功忘失,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张敞于亡命。
前讨蛮荆,均吉甫之功。
祐数临督司,有不吐茹之节。
著威幽、并,遗爱度辽。
今三垂蠢动,王旅未振。
《易》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乞原等,以备不虞(《后汉·李膺传》)
孙皎 孙吴 · 孙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四
自吾与北方为敌,中间十年,初时相持年小,今者且三十矣。
孔子言「三十而立」,非但谓五经也。
授卿以精兵,委卿以大任,都护诸将于千里之外,欲使如楚任昭奚恤,扬威于北境,非徒相使逞私志而已。
近闻卿与甘兴霸饮,因酒发作,侵陵其人,其人求属吕蒙督中。
此人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
吾亲之者,非私之也。
吾亲爱之,卿疏憎之;
卿所为每与吾违,其可久乎?
夫居敬而行简,可以临民;
爱人多容,可以得众。
二者尚不能知,安可董督在远,御寇济难乎?
卿行长大,特受重任,上有远方瞻望之视,下有部曲朝夕从事,何可恣意有盛怒邪?
人谁无过,贵其能改,宜追前愆,深自咎责。
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
临书摧怆,心悲泪下(《吴志·宗室孙皎传》)
杨元发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四、《姑溪居士文集》卷一七、《姑溪题跋》卷二
令尹子西将死,家老请立子玉为之后。
子玉直视则则,于是遂定。
昭奚恤过宋,有馈彘肩者,昭奚恤阿阿以谢。
尔后「阿阿则则」更为叹息声,尝究其所自,乃得于此。
元发偶有所系念,苍黄失据,屡诘之,辄阿阿则则
予固知元发非二人者,不知其声从何而至,请知者注出。
宣州高大夫846年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二
某顿首再拜。
自去岁前五年。
执事者上言云。
科第之选宜与寒士。
凡为子弟。
议不可进。
熟于上耳。
固于上心。
上持下执。
坚如金石。
为子弟者。
鱼潜鼠遁
无入仕路。
某窃惑之。
科第之设。
圣祖神宗所以选贤才也。
岂计子弟与寒士也。
古之急于士者。
取盗取雠。
取于夷狄。
岂计其所由来。
况国家设取士之科。
而使子弟不得由之。
若以科第之徒。
浮华轻薄。
不可任以为治。
则国朝自房梁公已降。
有大功立大节。
率多科第人也。
若以子弟生于膏粱。
不知理道。
不可与美名。
不令得美仕。
则自尧已降。
圣人贤人。
率多子弟。
凡此数者。
进退取舍。
无所依据。
某所以愤懑而不晓也。
尧。
天子子也。
禹。
公子也。
文王
诸侯孙与子也。
武王
文王子也。
周公
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也。
夫子。
天子裔孙宋公六代大夫子也。
春秋时
列国有其社稷。
各数百年。
其良臣多出于公族及卿大夫子孙也。
鲁之季友季文子叔孙穆子叔昭子孟献子
皆出于三桓也。
臧文仲武仲出于公子彄。
柳下惠出于公子无骇(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称公族以王父字为氏展禽是也)
宋之良臣。
多出于戴桓武庄之族也。
举其尤者。
华元子罕向戌是也。
卫之良臣。
亦公族及卿大夫之裔也。
举其尤者。
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
皆公族也。
子鲜
公子也。
史狗史鱼宁武子
卿大夫之裔也。
齐之晏婴
晏桓子子也。
曹之子臧
公子也。
吴之季札
王子也。
郑之良臣。
皆公孙公族也。
举其尤者。
子封子良子罕子展子皮子产子张子太叔是也。
楚之良臣。
子囊子西子期
皆王子也。
子庚
王孙也。
其卿大夫之裔。
斗氏生令尹子文
后有斗辛斗巢斗怀昭王反国皆有大功)
蔿氏生蔿贾孙叔敖薳启疆薳子凭薳掩薳罢
屈氏生屈荡屈到屈建
六国时有昭奚恤
公族也。
屈原
诸屈后也。
皆其祖先于武王文王时。
基楚国为霸者。
用其子孙。
其社稷垂九百馀年。
至于晋国最为强。
其贤臣尤多。
有赵氏魏氏韩氏狐氏中行氏范氏荀氏羊舌氏栾氏却氏祁氏。
其先皆武公献公文公勤劳臣也。
用其子弟。
召诸侯而盟之者。
仅三百年。
在六国。
齐之孟尝
赵之平原
魏之信陵
皆王子王孙也。
齐复有司马穰苴
亦王族也。
其在汉魏已下。
至于国朝。
公族之子弟。
卿大夫之冑裔。
书于史氏为伟人者。
不可胜数。
不知论圣贤才能于子弟中。
复何如也。
言科第浮华轻薄。
不可任用。
则国朝房梁公元龄。
进士也。
太宗二十一年
为唐宗臣。
比之伊吕周召者。
郝公处俊
进士也。
宰相时。
高宗欲逊位与武后
处俊曰。
天下者。
高祖太宗之天下。
非陛下之有。
但可传之子孙。
不可私以与后。
高宗因止。
来济上官仪李元义。
进士也。
后为宰相
助长孙太尉河南共摧武后者。
突厥入塞。
免冑战死。
革废武后召。
元义助处俊言。
不可以位与武后
娄侍中师德
进士也。
吐蕃强盛。
监察御史
以红抹额
以猛士诏衣皮裤。
率士屯田。
积谷八百万石。
二十四年西征。
兵不乏食。
荐狄公为相。
中宗房陵
立为太子
汉阳王张公柬之
进士也。
年八十为相。
驱致四王。
手提社稷。
上还中宗
郭代公元振
进士也。
凉州仅十五年。
北却突厥
西走吐蕃
制地一万里。
握兵三十万。
氏惕息。
不敢移唐社稷。
魏公知古
进士也。
宰相
太平公主谋以佐元宗
及卒也。
宋开府哭之曰。
叔向古之遗直。
子产古之遗爱。
兼而有者。
其魏公乎。
姚梁公元崇登第。
下笔成章举首。
元宗起中兴业。
凡三十年。
天下几无一人之狱。
宋开府璟
进士也。
与姚唱和。
开元太平者。
刘幽求制策科
元宗徒步诛韦氏立睿宗者。
苏氏父子。
进士也。
大许公为相于武后朝。
酷吏中不失其正。
中宗朝诛反贼郑普思于韦后党中。
小许公元宗朝。
号为苏宋
张燕公说制策科
张易之兄弟。
睿宗元宗监国
竟诛太平公主
招置学士
开内学馆。
元宗好书尚古。
封中太山祀后土。
因燕公也。
张曲江九龄。
进士也。
李林甫牛仙客
张守圭不斩安禄山
谪老南服。
年未七十。
张巡进士也。
凡三入判等。
以兵九千守睢阳城凡周岁。
拒贼十三万兵(出天宝杂记)
使贼不能东进尺寸。
以全江淮。
元和中宰相河东司空中书令裴公。
进士也。
裴公仍再得宏辞制策科
贞元时
河北叛。
齐蔡亦叛。
阶此蜀亦叛。
吴亦叛。
其他未叛者。
皆高下其目。
熟视朝廷希向强弱而施其所为。
司空公始相宪宗
废权倖之机牙。
令不得张。
收敛百职。
归于有司。
节度使出朝廷。
不由兵士(始自抚州除袁相为滑州三月无帅三军无事宪宗始信之自此不用贞元故事以行军副使大将军节度使
拔取沉滞。
各还其官开州唐舍人职方郎中知制诰饶州李赵公考功郎中知制诰贞元中皆十馀年迁逐其他似谪者亦皆当叙用也)
然后西取蜀。
东取吴。
天下仰首。
始见白日。
裴公抚安魏博。
使田氏尽归六州。
元和中剪蔡剧贼。
于洛师胁下招来常山
质其二子。
以累其心。
取十三城。
使不得与齐交手为寇。
因诛师道。
河南尽平。
当是时。
天下几至于太平。
凡此十九公。
皆国家与之存亡安危治乱者也。
不知科第之选。
复何如也。
至于智效一官。
忠立一节。
德行文学
不可悉数。
董生云。
春秋之义。
变古则讥之。
傅说高宗曰。
监于先王成宪。
其永无愆。
故殷道复兴。
鸿雁美周宣王能复先王之道。
西汉魏相汉宣帝为中兴。
但能奉行汉家故事。
姚梁公元宗
亦以务举贞观之法制耳。
自古及今。
未有背本弃古而能致治者。
昨获览三郎秀才新文凡十篇。
数日在手。
读之不倦。
其旨意所尚。
皆本仁义而归忠信。
加以辞彩遒茂。
皎无尘土。
况有诚明长厚之誉于千人中。
傥使前五六年得进士第
今可以出入谏官御史
助明天子为治矣。
古人云。
三月不仕则相吊。
安有凡五六年来选取进士
施设网罟。
如防盗贼。
言子弟者。
噎哑抑郁。
思一解布衣。
下士齿。
厥路无由。
于古未前闻也。
某因览三郎文章。
不觉发愤。
略言大槩。
干触尊重。
无任惶惧。
某再拜。
馆阁吕申公1089年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八、《鸡肋集》卷六○、《八代文钞》第三一册、《四续古文奇赏》卷一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维元祐四年月日,具官某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平章司空吕公之灵曰:呜呼!
大人之德,如山如川,作镇九州,经营幅员。
国有大人,君尊而荣,地有山川,气杰以灵。
岂惟宝藏,百货所养,惟其高深,物则固往。
善观国者,庶其在兹,无象太平,望而知之。
季札观乐,兴衰以喻,见蘧伯玉,知卫无故。
秦使入楚,楚宝为陈,昭奚恤在,知楚有人。
楚卫区区,何足与谋?
有是二臣,以雄诸侯。
如虎在林,如龙在渊,何必风云,其威自然。
小才近用,则不若此,方圆殊施,文武异事。
一官得人,则一事行,比事得失,非国重轻。
呜呼公乎,敦大中和,代天之工,道固逶陀。
处厚持满,彊者莫先,清心守默,辩者莫前。
是惟元宰三公之德,岂如浅智,物我异职。
魏公典筹,初不自务,既执弓矢,人服其能。
徐公行义,亦既有常,世自奢俭,吾无低昂。
巍巍两朝,盛德高名,内则国干,外则长城。
沈几入告,成败先定,家人不知,矧复百姓。
群言并进,不尸其德,使公议安,人享其泽。
二圣统临,公秉政机,垂绅󲦤笏,百辟是仪
征繇不兴,盗贼先改,商贾阜通,九河输海。
谓法未具,滋章已除,谓财未充,民气已舒。
谓人未用,忠贤既立,谓远未宾,羌戎贡入。
太平之功,可指日冀,人之无禄,天不憖遗。
两宫震悼,庶民嗟咨,哀荣典册,礼盛一时。
某等在廷,辱公品职,陶冶之功,无所归德
旂斿箫鼓,送公国门,摅词陨涕,侑此酒尊。
尚飨!
袁经(阴主其事) 元 · 洪希文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续轩渠集卷六
公道权衡执法平,穴人坟墓事非轻。
水丘尽是钓游处(韩送杨少君杨侯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之所钓游也以不去其乡为法),雨露宁无悽怆情(记祭义风雨霜露必有焄蒿悽怆之情)
附势假威从计得(史百兽畏虎非畏狐也非畏昭奚恤楚王甲兵也),扬眉吐气待时清李白韩朝宗书云云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山禽谩不知人事,句句哥哥怎解行。
谢举主启(三) 北宋 · 毛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五四、《东堂集》卷五
吊影江湖,未尝备门墙之役;
借论牙颊,谁当为根柢之容?
既不类相士而举才,又不待察言而观色。
嗟乎途且远而几暮,无乃树虽病而亦春。
伏惟某官蔚为辞宗,雅仗名节。
进止自有表识,窥看不为精神。
行陪前席之谈,尚屈外台之计。
问利亦仁义而已,欲婢妾荣夷公之谋;
理财非玉帛云乎,盖寝饭昭奚恤之意。
故屣履以见宾客,如悬衡而较锱铢。
甚若不材,尚辱异眷。
重念某素著狂直,无他庸能。
平生最耻自媒,老去每发孤笑。
唯有铅椠之技,莫施簿领之间;
幸无箠楚之声,未败弦歌之俗。
久将自考下下以归去,安能更共陆陆而低徊?
敢意恩私,首及孤冷。
独是丰城之光怪,望者有能识之;
窃比周袖之良珍,出则无肯售矣。
唯痛自洗濯,将上报提撕。
又上时相书 北宋 · 毛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五七、《东堂集》卷七
秦围邯郸,使平原君求救,合纵与楚约。
与门下食客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得十九人。
门下有毛遂者,自赞于平原君曰:「愿君即以备员而行」。
平原君以为不能,然竟与之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未发也。
平原君与楚合纵,言其利害,日出而言,日中不决。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卒使楚王唯唯奉社稷,从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封常清读书多所该究,然孤贫,年过三十,未有名。
高仙芝都知兵马使,常出军,奏傔从二十馀人,衣褠鲜明。
常清慨然投牒请预。
常清素瘠又跛,仙芝陋其貌,不纳。
明日复至,不得已,窜名傔中。
仙芝击达奚有功,常清幕中作露布,仙芝取读,皆非意所出,知名。
嗟乎,平原君、高仙可谓不知人矣,亦几失二子。
然此二人抗颜为自媒,语虽苦摈不怍,至不容自已者,顾岂高士所能堪忍?
然其中固有所恃,势必发之,如茹物不下,必吐之乃已尔。
呜呼,人不易知如许,向使平原君、高仙终谢二子,不以纳门下,亦可痛惜哉!
虽然,为平原君等计,则几有失士之讥。
以二子自媒,岂韫椟之道乎?
诸葛孔明躬耕垄亩,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君与俱来」。
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凡三往,乃见。
谢安石寓居会稽,无处世意,除尚书郎琅琊王友,并不起。
吏部尚书范汪举为吏部郎中,以书拒绝之。
孔明、安石皆人杰也,世岂易得哉?
借令今日复有孔明,虽先主在上,其往不三,正不可一见,顾可屈致哉?
至于君命屡至安石门,曾不能必起,况一范汪欲以郎招之耶?
此二君下视毛遂辈,何翅奴隶矣。
恭以圣主梦想贤士,欲损勋名以属之,相公坐执人柄,天下士升沈寄相公牙颊。
某盖尝伏相公之门矣,当时门外之马骎骎不绝如行蚁,谒入少后即坐客馆之外,更少后即坐屏外屋霤下,最末至则露立于东西之衢俟命。
虽践扬已高,至号一时望人者,未尝不俛理色于阍人
然此皆相公之客也,某度之,虽累千万人,无诸葛孔明谢安石无疑也。
千万人中藉令有毛遂、封常清,则左右未有所称颂,相公未有所闻,又见其瘠且跛,得脱呵骂幸矣。
相公不以某为狂且妄发,请得毕其说。
相公鼎食庙堂之上,四年于兹矣。
文武之士,拔之刍牧之中,表之公卿之上者几人?
隐居之士,搜之石穴之中,降言词,厚书币,以身下之者几人?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况今天下万里,皆在相公图维中乎?
苟必俟亲见如崔祐所云者,则天下士有不幸不出于亲旧之间,奈何圣主道隐旒纩,虚心无作,以聪明属之相公,而相公端居庙堂之上,乃以闻听寄在天下,今虽目离娄,耳师旷,数百步之外,则不能得其形声,矧闭其目,掩其耳耶?
某顷托于都城逆旅主人甚久,主人之居适当府门孔道,见车马之客至相公门外者,月尝十五日,相公许通者,三数月之间,盖无一二焉。
相公以为天下士不足计有无,无益于治乱,无庸复来则已,或曰治天下不可乏士,如病必操药,饥必得食,则虽有毛遂、封常清辈,且犹失之,况欲致孔明、安石之流,相公岂谓不下堂尽得天下贤否,如须眉落鉴中,吾固了然见之,然其才固已尽用,其不用者皆无分可采,抑朝廷之士固自有馀,不应外求耶?
相公平居所约与共功名者,今未尽致青云耶?
不然,则何为杜来辕千里之外,欲独以一身任天下之责乎?
应侯以箦中馀息,载而之秦,一见昭王,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门外,如驱鸡尔。
应侯自以为五帝三代之事,百家之说,吾既知之;
众口之辨,吾皆摧之,而蔡泽以羁旅入秦,长揖应侯而夺其位,此何故哉?
蔡泽固贱且疏,应侯虽尊宠,然应侯谈,则理有必然者也。
相公道德纯备,功施甚美,日夜发于心,冲于口,诏于行事者,皆致君尧舜之术,岂敢期于辨士争雄哉?
虽然,进为天下利,亦当念退有百世名,徒以为应侯卒不见蔡泽,意天下之口皆可摧。
以此言之,士口亦可畏,未可轻也,天下便可谓无人哉?
相公平时盈耳者,皆乞怜软媚语,此如优人妾妇,顾何所短长?
相公德业过人者,彼何足以窥较?
徒生长相公轻士之心。
如此,天下治安之日久,虽有奇才国士,正自碌碌无所表见,况相公有草芥天下士心耶?
虽乡里自好者,岂肯为相公出哉?
凡士相慕于遗编断简之中,犹慨想其人千里之外,至有同时相倾,至老死声光不相接者,何则?
力不能相致也。
相公能得天下士,反弃之不取。
秦使者往观楚之宝器,召昭奚恤而问焉,对曰:「国之宝器在贤臣」。
今譬有南金大贝,于道侧,相公过而不取,后人必取之。
此当国者所争,不可弃也。
韩愈云:「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
相公何惜捐阶下寸尺之地,使四方宾客得望清光,竭志虑,度亦不出立谈间,无所逃轻重于悬衡之下,能者提撕而进之,不能者亦当不待挥而却矣。
异时腰金拖紫,服冕乘轩,皆有美名奇节,以照映天下来世,后之人指目曰:「此某时宰相某人客也」。
顾不伟欤?
某日暮流落人,粗涉文墨浅事,沾沾持此求售于人,以故每谈谢安石、诸葛孔明,辄赧然汗发,姑引毛遂、封常清以自助,不已鄙而可怜哉?
伏惟相公不深拒之,幸甚。